持有至到期投资怎么算 持有至到期投资怎么算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固定到期、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金融资产,企业具备明确意图和能力将其持有至到期。在进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算时,需要计算投资收益,而计算投资收益的方法主要有摊余成本法和实际利率法。下面将详细介绍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算方法。
1.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基本概念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购买的一个固定到期日的债券,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企业在购买这些债券时具备明确意图和能力将其持有至到期。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采用摊余成本法进行计量。
2.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方法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量方法主要有两种:摊余成本法和实际利率法。
(1)摊余成本法:持有至到期投资采用摊余成本法计量,即将购买债券时的成本按照一定的摊销方法分摊到每个期间,并计算出每期的投资收益。
(2)实际利率法:持有至到期投资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即根据实际利率计算摊余成本和每期的利息费用。
3.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计算方法
计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收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需要按面值乘以票面利率计入应收利息。本期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科目,差额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在最后一期进行摊销时,需要先计算最后一期的利息收入,然后将剩余的本金和利息计入投资收益。
(2)对于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各期现金流入为零,只有最后一期有现金流入。在最后一期进行摊销时,需要计算最后一期的利息收入,并将剩余的本金计入投资收益。
4.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计算方法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期末摊余成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期末摊余成本 = 期初摊余成本 现金流入 + 实际利息 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期初摊余成本为上一期的期末摊余成本,现金流入为债券的面值乘以票面利率,实际利息为期初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由企业根据风险状况和市场变化决定。
5.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
企业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需要按照购买债券的面值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按照实际支付的价款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在每个期间,根据摊余成本法或实际利率法计算投资收益,并分别计入相应的会计科目。在最后一期进行摊销时,将剩余的本金和利息计入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算方法包括摊余成本法和实际利率法,计算投资收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同时还需注意期末摊余成本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掌握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计算方法,可以更好地进行投资收益的计算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