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鸿财经网

首页 > 财经问答

财经问答

做市商制度和竞价制度的区别

2024-08-30 10:25:47 财经问答

一、报价驱动制度与指令驱动制度的比较

1、价格形成方式不同

做市商制度采用报价驱动,即证券的开盘价格和随后的交易价格由做市商报出;而竞价制度采用指令驱动,交易者需等待对手方的报价,价格由交易者间的报价抵达一致后确定。

2、成本和效率不同

报价驱动制度下,做市商会在市场中持续提供买卖价格,增加了交易的流动性,提高了成交效率;而指令驱动制度下,交易者需等待他人报价才能进行交易,时间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二、做市商制度的特点和运作方式

1、做市商的定义和角色

做市商是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的法人,充当市场的报价者和买卖方。他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风险来进行买卖报价。

2、市场流动性的提高

做市商通过持续提供买卖价格,使市场中的买卖双方能够快速成交。他们不仅在交易所提供报价,还会在场外市场进行报价和撮合,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交易成本。

3、风险承担

做市商有时需要承担一定的市场风险,因为他们需要提供买卖价格,当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时,做市商可能会面临盈利风险。因此,做市商需要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能力。

三、竞价制度的特点和运作方式

1、交易信息透明度

竞价制度通常采用拍卖市场的形式,使交易信息更为透明。投资者在交易指令下达之前能观察到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交易指令信息流,这有助于他们做出更明智的交易决策。

2、价格波动和交易风险

竞价交易方式可能会导致价格波动较大,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因为价格是由市场参与者的报价决定的,当市场情绪波动时,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价格变动。

3、交易效率较低

竞价交易方式需要等待对手方的报价,可能会增加交易的时间成本。交易者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等待对手方报价,并进行价格协商和撮合,降低了交易的效率。

四、做市商制度与竞价制度的区别

1、交易对手方不同

做市商制度中,交易的对手方是做市商,投资者可以根据做市商的报价来决定是否买卖;而竞价制度中,投资者的交易对象是市场中其他参与者,需等待报价达成一致后交易。

2、交易效率不同

做市商制度通过持续提供买卖价格,提高了交易的成交效率;竞价制度中,交易者需等待报价抵达一致后才能进行交易,时间成本较高,效率相对较低。

3、市场流动性不同

做市商制度通过持续提供买卖价格,增加了市场的流动性,降低了交易成本;竞价制度中,交易需要等待对手方的报价,流动性较弱,交易成本较高。

在投资学中,竞价交易制度和做市商制度在交易方式、交易效率和市场流动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投资者在选择交易方式时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