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鸿财经网

首页 > 财经问答

财经问答

2021年入伏时间是几点几分

2025-02-11 20:10:35 财经问答

2021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农历时间是六月初二,也是双数,也属于母伏。而2017年入伏时间是7月12日,阴历时间是六月十九,属于单数,所以,当年的三伏天是公伏。据此推算,今年入伏时间就是7月11日。入伏后,我们经历的第一个10天叫做初伏(也叫头伏),而后,我们将进入中伏(也叫二伏)。而立秋节气过后的第一个庚日则称为末伏。2021年夏至这一天刚好是庚子日,也就是庚日,从2021年6月21日这一天就算第一个庚日,那么到庚子日之后的第一个庚日就是入伏。

1. 入伏是什么意思?

入伏是指进入三伏天。夏至三庚数头伏是确立入伏的依据。三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

2. 入伏时间的历法计算

根据我国传统的气象学历法,夏至以前的15天被称为旱季,夏至以后的15天被称为入伏。所以,一年中入伏的日期都是在夏至之后的15天。

3. 今年入伏的具体时间

2021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持续到8月19日,共计40天。今年夏天是一个超长伏天,需要做好长期防暑降温的准备。

4. 三伏天的分段

三伏天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初伏从7月11日开始,持续到7月20日,共计10天。中伏从7月21日开始,持续到8月9日,共计20天。末伏从8月10日开始,持续到8月19日,共计10天。

5. 三伏天的特点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是人们需要特别注意防暑降温的时候。由于夏季高温天气持续,人们容易中暑,所以三伏天期间要注意避免暴晒和高温过度,要做好降温和保暖措施。

6. 与历年入伏对比

根据历年统计数据,2015年起,连续7年的三伏天都是40天。然而,每一年的具体入伏时间都有所不同,取决于夏至和庚日的具体日期。

7. 忌讳和习俗

在三伏天期间有一些忌讳和习俗,比如尽量避免正午太阳最猛烈的时候外出,不吃生冷食物,多喝水和多吃清淡的食物等等。这些都是为了保护身体,防止中暑和身体不适。

8. 防暑降温措施

在三伏天期间,我们需要做好防暑降温的措施,如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户外活动,选择清爽透气的衣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借助电风扇或空调等降温设备,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等。

9. 三伏天中的气象特点

在三伏天期间,气温较高,***度大,空气质量容易下降,容易出现高温闷热的天气。此时容易形成浓雾、霾和雷电等天气现象,对人们的健康和出行都会带来一定影响,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

10. 三伏天的注意事项

在三伏天期间,需要注意避免中暑和日晒中暑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儿童、老人和体质较弱的人群,更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及时补充水分,尽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保持室内空调和通风等等。

2021年入伏时间是7月11日,持续到8月19日,共计40天。三伏天期间,气温高、天气闷热,容易中暑和引发其他不适。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我们需要注意防暑降温的措施,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多喝水,适当调整饮食,做好室内降温和通风。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