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利率降至零 美联储将利率降至接近零水平
2020年3月16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0至0.25%的接近零水平,以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进一步打击。这是继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首次将利率降至这一水平。
1. 美联储降息应对经济危机
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降息13次,将联邦基准利率从6.5%降至1.0%,以应对互联网泡沫危机的冲击。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从5.25%降至0至0.25%的超低水平。此次降息也是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
2. 美联储利率决策依赖数据指标
美联储官员预计今年将降低指标隔夜利率,但具体降息的时机和步伐取决于即将公布的通胀和就业数据。通胀、就业和消费者支出等数据对于降息前景的评估具有重要影响。
3.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除了降低利率外,还推出了量化宽松政策。例如,在2020年3月15日的宣布中,美联储除了将利率降至0至0.25%的水平外,还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其中包括5000亿美元的购买***国债和2000亿美元的购买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4. ***利率的市场化
虽然美联储将联邦基准利率降至零,但***的利率是市场化的,并没有对银行利率作出具体规定。在市场上,各种利率中,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反映的是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成本。
此次美联储将利率降至零是为了缓解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并刺激经济复苏。美联储的降息政策是根据宏观经济数据和市场情况来决策的,以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量化宽松政策也是为了提供流动性并稳定金融市场。由于***利率是市场化的,实际的银行利率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贷款需求、信贷供应和风险形势等。
美联储将利率降至零是为了缓解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刺激经济复苏。这是继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美联储的决策依赖于通胀、就业和消费者支出等关键数据,并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提供流动性支持。虽然***的利率是市场化的,但联邦基金有效利率反映了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成本,对整体信贷市场具有重要意义。